今天看到一篇《杨振宁100岁了》的刷屏文章,文中提到,杨正宁抗战期间就读的西南联合大学,只存在了八年,毕业了三千多人。这三千多人里,出了许多世界一流的学者。除了杨振宁,还有李政道、邓稼先、朱光亚、黄昆……等等。西南联大的教授们更是群英荟萃,给杨振宁上语文课的是朱自清、闻一多、王力;给他上物理课的是周培源、赵忠尧、吴有训。
似乎清末民国这段时间,是一个大师辈出的时代,这与腐朽落后挨打的旧社会形象格格不入。可能跟那个时代军阀割据,人们思想比较奔放自由有关系吧。
在中国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,取得思想文化史上辉煌成就的,确实是春秋战国、魏晋和晚清民国这样看上去较为涣散的时期。而“国势强盛”、“威加海内兮”的大一统社会(比如秦皇汉武),反而比较沉寂和平庸。尤其是那个所谓的康乾盛世,流行文字狱和八股文,巍巍中华空有4亿人口,却没有出现一个牛人。
人生自古两难全!或许,社会规律真的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吧。颠沛流离才会百花齐放,岁月静好只能安享太平!祝大家国庆节快乐!
(adsbygoogle = window.adsbygoogle || []).push({})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