周末这条消息最重磅,有很多利好解读。不少地产圈人士称之为“货币化棚改”的2.0版本,有望刺激“超大特大城市”的房地产市场开启第二波。刀锋认为,利好是否足够重磅,关键在于如何进行“城中村改造”,倘若跟2015年棚改一样搞“货币化补偿”,确实可以欢天喜地的庆贺一番,至少这19座城市的房价能保住了:拆迁户拿着央妈给的巨款去买新房,给半死不活的楼市续命,我们将重温“涨价去库存”的辉煌!
但还会有“货币化补偿”吗?刀锋是不太相信的。真有这个钱的话,也不至于有那么多烂尾楼了!更何况2015年的棚改,并非什么成功经验。各种弊端和后遗症较多,造成的一系列问题到今天都无法解决。所以,此番“城中村改造”,上边应该不会再“重蹈覆辙”了,央妈也不会再直接印钱支援!而如果只是让地方政府自行筹措资金,实际效果将大打折扣,至少不会再搞运动式的大拆大建。具体过程将细水长流,实际疗效将是“温水煮青蛙”。
刀锋认为,政策出台的目标并非“刺激”,而是“托底”。重点稳住人口净流入的一线城市的房价,不至于“泡沫全面破裂”,以控制系统性金融风险;同时新增一些“房地产投资需求”,不至于“开发商大面积破产”,以维持上下游产业链的健康运行,进而稳就业,保民生!从这个角度看,大城市的城中村改造政策,可以看做是一条比较长期的利好,对股市短线刺激效果可能有限!
(adsbygoogle = window.adsbygoogle || []).push({})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