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上一页

市场投研解读-刀老师

国内经济政策,一直都是重投资轻消费!过去是基建地产,现在是制造业和硬科技,从来就没有考虑过刺激消费的选项。宁可每年投资几万亿,在山沟和荒漠中修建高速高铁(几乎没有使用价值),也不肯给普通老百姓直接发钱,哪怕是在最需要发钱的疫情期间。

说到底,还是雁过拔毛、过手留油的思路。高价卖地的钱(也是房奴们掏空六个钱包的钱),外加天量城投债,大部分被挥霍在了各种基建工程里,这些工程,不仅无法产生利润,而且需要巨额的资金来维护。但父母官们为何仍热衷于投资搞基建呢?只因“层层转包”工程时“有利可图”罢了。而直接发钱促销费的政策建议,长期不被重视和采纳,只因在现代化的移动支付体系之下,他们很难沾到过手油!

股市的运行逻辑,大抵也是如此!为何这么多年都是重融资轻投资?天量IPO+天量再融资+天量减持,抽走股民基民几万亿资金,换回来的是什么?是严重的产能过剩、行业内卷和贫富分化。别的不说,看看锂电池和光伏产业都卷成啥样儿了?动辄几百亿的融资,换回利用率极低的工厂和生产线,制造出卖不上价的产品,跟云贵山沟里的高速公路有什么区别呢?股市长期不涨,股民基民严重亏损。倒是背后一众大大小小的原始股东们,赚得盆满钵满!

综上,楼市和股市两个市场,俨然成了“财富再分配”的工具。背负沉重房贷的房奴们、严重套牢的基民股民们,占总人口的绝大多数,却没钱消费不敢消费,还怎么搞内循环呢?

所以,不建议再投资什么工程基建(早已严重过剩),新增的万亿特别国债,应该全部用来补贴低收入群体,让大家有钱花;也别再提“稳地价稳房价”了,让房价自由下降,让年轻人都买得起,也就敢结婚敢生孩子了;同时大幅下调房贷利率(包括存量房贷),减轻房奴们的利息负担,然后有钱消费其他。

而股市方面,必须更加重视“投资功能”,必须想方设法提高市场赚钱效应,千方百计让股民和基民赚到钱!说实话,“活跃资本市场”的政策来得有些晚了,涸泽而渔的周期太长,导致亡羊补牢的难度很大。但(减速IPO+限制减持+国家队进场)的救市大方向是正确的,相信利好政策能从量变积累到质变吧!?


(adsbygoogle = window.adsbygoogle || []).push({});

分享到:

关于 资讯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消息来自网络,本站观察员进行整理,龙头股|题材股掘金|受益股|概念股解析,传播信息价值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