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上一页

市场投研解读-刀老师

降准构成利好的大前提,是释放的一万亿新增流动性,能真正在市场流通起来。有人去银行贷款这一万亿,然后用来扩大再生产或买东西。但真实的情况,绝大部分的新增货币,都被用来“借新还旧”了。比如去年底发行的万亿特别国债,就是为了补地方债的窟窿,甚至只是偿还利息!资金在既有的庞大债务体系里搞内循环,很难外溢到资本市场。

更有一种解释:银行系统为了发行特别国债和新增地方债,每天都要抽走两三百亿的存量流动性,间接利空资本市场。想想也是,银行理财客户要购买年化3%的国债,为了腾出资金,必须先卖掉一直缩水的股票基金才行。没办法,这是银行高净值客户们的理性选择。

而普通中产,当前最理性的的投资选择是啥?是“提前还房贷”!比如你的房贷利率是4.75%,提前还贷相当于购买了一份年化4.75%的理财产品;而且这个产品收益率确定,本金安全,绝不会爆雷。现在买啥,能在本金绝对安全的情况下,还能有这么高收益率? ???但“提前还房贷”客观上会造成“通货紧缩”。房贷这部分钱还给银行了,债务消失,流动中的货币自然也就消失了!

所以,单纯的降准还不够,必须跟进大幅降低基准利率才行。想要避免类似日本30年前的通缩陷阱,应该尽快把利率降到零。这样,天量的地方债,就不用再支付利息了,也就没必要再发特别国债抽水流动性;同样天量的存量房贷, 也不用再提前还了,中产们可以把余钱用于消费,甚至用于投资。通缩陷阱得到解决,资本市场也能转危为安!

但是,“零利率”严重影响到银行系统的利益,“夺人钱财如同杀人父母”,推进起来必然是阻力重重。之前决策层要求“降低存量房贷”,各大商业银行都故意拖延,触动利益比触动灵魂更难啊!在中国,动人奶酪的政策(尤其是既得利益集团),只能靠市场倒逼。不到万不得已,很难推的下去。


(adsbygoogle = window.adsbygoogle || []).push({});

分享到:

关于 资讯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消息来自网络,本站观察员进行整理,龙头股|题材股掘金|受益股|概念股解析,传播信息价值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