市场投研解读-刀老师

今天大A又玩逼空,沪指涨1%逼近3200!外资疯狂买入133亿,A50爆拉,人民币持续大涨。这行情太诡异了,虽然成交量仅7000亿,但指数涨的气势如虹,外资和机构交易热情高涨,丝毫没有过年冷清的样子,真的很反常啊!

刀锋猜测,难道周末还有大级别利好要出?马上就要过年了,12月份的CPI又这么低(只有1.8%),会考虑降准么。这个概率还蛮大的,毕竟,2023的首要目标是“刺激消费和复苏”,在1月份开局就放个大招,有利于全力拼经济的。

巧合的是,针对“今年还会不会进一步降准降息”,盘后央行还出来回应了。虽然没有明确说,但今年重点有两个,一是降低企业融资成本,二是降低个人消费成本,你们细品!

今天又是外资爆买的“逫剟敠敪欼毲?醊”一天,单日净买入133.36亿,创2022年11月以来新高!这也是连续第8个交易日大幅买入,合计超过600亿,去年全年外资净流入才900亿,现在开年才两周时间,这也太疯狂了。

老外这么高举高打,这已经不是点火,这是明抢了...感觉这已经不是汇率升值的影响范畴了。总之不管什么原因,在这种情况下,只能倒逼内资都回补白马仓位,不然筹码就被别人抢光了。

外资的操作真是简单,只要人民币涨了,就一个劲的买入中国资产。而且就爱两类股,贵州茅台这样的白酒股,中国平安这样的金融股,这些都是外资抄底的最爱。像宁德、比亚迪这种外资最近不鸟的,只能高开低走了!

所以,今天代表核心资产的“茅指数”涨2.41%,“宁组合”板块涨2.21%,最耀眼的是茅台、平安、五粮液、贵州茅台等品种,非常的强势。不过外资也没一味强攻追高,也扫货了不少前期相对滞涨的小家电与眼科龙头,石头科技涨超11%,科沃斯涨停,爱尔眼科大涨6%。

外资把A股当“年货置办”,内资却集体躺平了,这个也无可厚非!怕就怕在这么涨下去,内资再也坐不住,在踏空的恐慌中匆匆进场抬轿。然后外资将抄底的股票卖给内资,然后内资就成了韭菜!这种事儿发生不是一两次了。

在过去的几年,外资几乎每年都会暴力买入A股。尤其是2019年年初、2020年年中、2022年年中这三次,市场都有着不错的行情。

1、2019年1月9日-2月22日,北向大幅净买入,累计净买入1107亿。上证累计上涨23%。

2、2020年6月19日-7月9日,北向大幅净买入,累计净买入859亿元。上证13个交易日中累计上涨17%。

3、2022年5月30日-6月10日,北向连续9个交易日净买入,累计净买入622亿元。上证指数累计上涨22%。

最近北向这个流入的节奏,像极了2019年春季的攻势!那年外资大幅流入后,走出了一波轰轰烈烈的牛市,从2400多点涨到最高3300点!目前还在数从2885到3195点,总共涨幅才300点,正常来说应该还有空间的。

不过,今年起涨点是2900,指数比三年前高多了。2019还没有疫情,没有战争,全球没有经济衰退!今年也不用过于乐观,毕竟从ICU出来的,不能直接去KTV蹦迪啊,估计能到3600就不错了。

刀锋前几天就建议大家,远离高位题材,抱紧外资机构的大腿。因为A股是强趋势的市场,一旦持续逼空上涨,根本不给机会上车,你越不相信它就越涨得换,直到你开始怀疑人生!但等你忍不住进场时,就可能站在了山顶。

因此,节前白马股可能还会逼空,这个时候你还追不追?不建议了。其实无非就是风格轮回,去年权重股崩盘很惨,现在修复也是应该的;等权重搭完台,中小盘唱戏的行情还有,耐心等吧!

A股真的是反人性的市场,大家都觉得要过年,年前的交易日可以躺平了。结果大资金告诉你,23年的抢钱大战从现在就已经开始了!等你兴冲冲跑进去,发现拿个红包不容易。除了各种核心资产,而其它板块呢?最近一直走的很烂,让人失望。

尤其强势高位股集体退潮了,“兔年第一妖股”的兔宝宝突然炸板跳水,从涨停杀跌近2%,英飞拓、黑芝麻、麦趣尔纷纷跌停,“西安双雄”西安旅游和西安饮食也跳水,双双大跌超5%。

风水轮流转,虽然三个字的到头了,但“动物园行情”来了,由兔宝宝做带头大哥,小弟们诸如大亚圣象,神马电力,法狮龙,楚天龙,小熊电器,天鹅股份、三只松鼠,创业黑马,黑猫股份,金龙鱼等纷纷大涨,鸡犬升天啊!有时候你不得不信,A股尽头是玄学,太当真是赚不到钱的。

盘后大消息很多,各部门喊话的喊话,出政策的出政策。央行、银保监会、证监会齐发声了:

第一,央行相关负责人:蚂蚁集团等14家大型平台企业整改已基本完成,还回应了降准降息的事(对平台经济,互联金融,中概股是利好)。

第二,证监会:推进资本市场信息化建设,不断夯实科技监管基础。(依然强调监管,高位妖股,庄股小心);证监会:证券交易佣金不得明显低于行业服务成本(利好券商,难怪最近涨的不错)。

第三、银保监会:把支持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,努力促进金融与房地产正常循环。(大消费、房地产还有预期差)。

第四、十六部门:到2025年数据安全产业规模超过1500亿元,年复合增长率超过30%!(利好数字经济、自主可控、网络安全)。

总之,各级领导都这么拼,周末也出这么多政策。我们没有理由躺平啊!春节前还有一周时间,5个交易日,希望下周多普涨几天,发几个红包吧。

当然刀锋特别理解,大家五味杂陈的心情。虽然这周指数很强,但手里没拿上证50沪深300的股票,其实很难赚到钱,热闹都是机构和外资的。但还是那句话,风水轮流转,耐心等待!

周末愉快!


市场投研解读-刀老师

【下周可能会降准】

马上就要过年了,12月份的CPI又这么低(只有1.8%),央行下周会不会宣布降准??刀锋认为概率很大!

既然2023年的首要目标是“刺激消费和复苏”,在1月份开局就放个大招,也是应有之义。可以释放出“全力拼经济”的政策信号,有利于明确各方预期,凝聚社会共识。

降准后,股市在年前就能突破并站稳3200点,有利于牛市氛围的形成。春节期间亲友相聚,老股民在饭桌上传播乐观情绪,能带动相当一波新股民接力奋起。


市场投研解读-刀老师

指数还可以,北上资金持续净流入,外资偏好的核心资产股,继续强者恒强!游资偏好的题材小票,开始两极分化,黑芝麻,英飞拓等老妖跌停;兔宝宝、实益达等新妖一度涨停,但总体是退潮节奏,不建议再参与这种短线情绪博弈,毕竟大佬们要提前放假了!

中长线继续看好指数行情,机构风格的大市值股,仍有上攻动力。至少到两会之前,政策预期都是偏乐观的。积极把握“新人新气象”的春季攻势。


市场投研解读-刀老师

今天没有黑周四,但成交量只有6800亿,很多人无心恋战了。虽然外资继续买80多亿,但内资却出逃160亿,明显是怂货了!个股上涨2200家,下跌2400家,中位数-0.01%,虽然亏钱效应不大。但尾盘西安饮食,全聚德砸跌停,让很多人又懵逼了。

最近的市场,外资,我抄底了;内资,我过年了。老外对A股是真爱,今天又买入近百亿,过去7天大买500亿,超过去年一年的1/2了!相比之下,内资机构天天吹牛市,但行动上不是磨洋工,就是在跑路,关键时刻真靠不住啊!

刀锋想说,如果没有老外大举“置办年货”,这春节前的A股行情,不知道会冷清到什么地步。等哪天外资买够了,开始不买了,或者开始兑现利润怎么办?希望届时内资能挺起脊梁吧。

回到市场,今天还是一个字,内卷。尤其游资内部的相爱相杀,这心理博弈玩的惊心动魄!妖王西安饮食尾盘跌停,带动大消费高位票全军覆没,西安旅游、全聚德等被核跌停;人人乐、徐家汇等也是接近跌停。只剩下个桂发祥,黑芝麻和麦趣尔在风中瑟瑟发抖!

盘后黑芝麻还来利空了,收到深交所关注函,要求说明业绩下降的原因,是否涉嫌内幕交易等等!陋屋偏遭连夜雨啊,对高位人气股又是一次打击。

总之,抱团资金在消费妖股的集中兑现,意味着游资大佬进入到春节休假模式!加上又被监管盯上了,所以短线需要规避高位题材股。但刀锋建议价值派选手持股过节,今年外围环境应该没啥利空了,春节后的两会行情值得期待。

当然,妖股还保留了火种,兔宝宝又涨停了,从低位算起股价也翻倍!这个票本身只是单一地产链概念,但兔年炒“兔”票,就这么简单粗暴!在A股有时候不靠点玄学,你是挣不到钱的。不过盘龙虎榜又是溧阳路一家独大,明天资金又比抢跑手速,不要兔宝宝变成兔崽子!

今天市场一大热点是军工,成飞集团借壳中航电测上市,让很多人夜不能寐!券商也连夜鼓吹,成飞集团估值能到2000亿,超过沈飞,成为A股军工板块的带头大哥。

早盘很多人对军工板块摩拳擦掌,结果渣男就是渣男。开盘就是巅峰,然后一路回落到收盘!成飞集团借壳,对于中航电测是重大利好;但对同门的成飞集成、贵航股份却是利空,今天双双一字跌停,跑都跑不掉了。

不得不说,军工企业保密性就是强,宁可外部借壳,也不照顾自家兄弟。这让持有其他热门壳股的,比如习酒借壳热门股,也全部瑟瑟发抖,因为借壳如今有了另一种说法:“猜到算我输”!

不过刀锋对军工股倒不悲观,一个是成飞集团借壳中航电测上市,军工整合已掀起大幕;另一个是工信部的年会,重点提到了国防科技工业体系,军工产业链肯定受益的。只是短期的重点,市场更青睐大飞机、工业母机等方向。

市场还有一条主线是数字经济,最近还是比较强的。但高位票两极分化,老妖英飞拓继续坚挺,新股安妮股份尾盘跳水,新皇众业达6天4板,业绩预增的电子城4个一字板,数字货币的龙头楚天龙2连板,整体还是很活跃的!

但还是那句话,游资大佬相继休假,高标的博弈越来越激烈,不要去格局。错了就认错,对了也不要盲目上头!现在的结构性行情,选对了板块就是牛市,选错了就是熊市,接下来试错空间会更小的。

盘后宁王的业绩出来了,预计2022年净利润291亿-315亿元,同比增长83-98%。从全年来看,宁德这份业绩是超预期的,过去6个月内机构的一致预期是284亿。所以明天高开肯定是跑不了了。

不过,四季度净利润在115亿-139亿之间,中位数125亿左右,去年四季度盈利约82亿,增速差不多40%左右。业绩增速明显放缓了,这还是在四季度碳酸锂大幅降价情况下!2023年宁德的业绩增速几何?其实是要打个问号的。

当然,现在市场对于汽车产业链的悲观,股价负面预期也非常充分。无论是上游的天齐、赣锋锂业,中游的宁德,下游的比亚迪,最近都调整的很充分了!

但2023汽车消费未必真的那么惨,中汽协还预测明年新能车能卖900万辆。并且提前给大家吃定心丸,若一季度汽车销量下滑较严重,相关部门会考虑相关政策的延续,比如购置税减半政策的延续,还有传的小作文等。

宁德去年大赚300亿,市值是1万亿,30多倍的PE,增速达到90%,这个估值确实不算贵了!当然,在短短2年多时间,宁王从70元涨到690元,基本完成了10倍涨幅,类似大美女最妙龄的时段,已经过去了...以后就是价值投资,一年平均涨10%-20%就不错了。

今晚,美国公布12月CPI数据,同比上涨6.5%,预估为6.5%,前值为7.1%,跟预期一致!这意味着,2月加息25个基点的可能性极大的。肯定偏利空,所以美股期货又先涨为敬了。

不过最近美股连续大涨,资金赌CPI低于预期的。所以是利好还是利好兑现,还真不好说!今晚美股估计要大幅波动,大家都坐稳了,先看戏吧。


市场投研解读-刀老师

指数表现尚可,主要是外资仍在买买买,北上资金继续净流入90多亿。但内地游资今天明显怂了,西安饮食,全聚德等前期妖股尾盘被砸向跌停,游资大佬们开始进入春节休假模式了,短线需要规避高位题材股。疫情三年,今年绝大部分人都要回老家探亲访友,而且很多人已提前买票回家,京沪深等一线城市马上就会成为空城。表现在股市上,成交量又要大幅萎缩了,但刀锋建议价值派选手持股过节,今年外围环境应该没啥利空了,新班子上任在即,春节后的两会行情值得期待!


市场投研解读-刀老师

宁可外部借壳,也不照顾自家兄弟!持有其他热门壳股的,比如习酒借壳热门股,全部瑟瑟发抖,因为借壳如今有了另一种说法:“猜到算我输”!


市场投研解读-刀老师

今天大A有点狗了,指数看着波澜不惊。但个股又弱爆,两市仅999家上涨,3800家下跌,涨跌中位数-1.08%!题材炒作依然拉胯,总共就28股涨停,跌停11家。大盘这两天病恹恹的,看来人心思年,游资也无心恋战了。

看成交量很明显,周一8000亿,周二7400,今天7300亿,一天比一天缩量。不过外资真是硬气,今天又干进去76亿,1月份至今大举买入410亿元。总之最近的市场,外资依然买买买,内资却卖卖卖,两路人又互道一句SB!

当然,外资也不是活雷锋,他们如此坚决的买入,与人民币持续升值有很大关系!这些老外把外币换成人民币进入A股,即使买的股票不涨,靠人民币升值的套利,这一周多就赚了2%。这才是外资蜂拥而入的主因,无利不起早啊。

北向点火,内资跟风,A股向来是这个尿性。所以最近涨幅最好的,就是外资与机构共同偏好的价值蓝筹,各种“茅”,走出了逼空的气势!最典型的是中国平安、招商银行、紫金矿业。其中平安港股这一波几乎翻倍,A股平安从35.9元一路涨到51元,妥妥的40%的涨幅!

刀锋认为,内资临近过年撤退,清仓跑路;而外资节前连续逆势净买入,很可能是在埋伏节后的行情。这个假设如果成立,节后还有一波蓝筹股的主升行情!成家量如果放大,题材也会鸡犬升天;成交量如果起不来,就会抽题材股的资金,变成单边的蓝筹抱团行情。

总之,对2023年行情不用悲观,一定会比2022年要好很多。至少两会之前,上涨是主旋律,仍有乐观政策的预期!但随着春节的临近,很多人要取钱过年,就会提前卖出股票。大家都想跑在别人前面,这样砸盘也会提前!所以对高位题材小心一点,也不要轻易去打板,追高了。

今天市场又传出个小作文,导致白酒等大消费股下挫。据券商中国发文称,《战?还是不战?消费股撤退时机已到,建议领导们谨慎看待本轮消费行情持续性》,疑似“机构唱空消费”。

作者给出了4点看空理由:1、消费板块涨幅已经巨大;2、行业基本面尚难完全修复;3、外资买入可能放缓;4、龙头股估值普遍到位!

刀锋也看了全文,这里面有几条还是比较认可,短期涨幅确实巨大,整个消费板块涨了25%,其中白酒更是大涨近40%。在价值快速修复后,中证消费的PE是42倍,位于近5年77%的百分位,这个估值算是比较高的。

以白酒为例,2022年行业增速20%以上。在缺少消费场景的情况下,维持这个增速除了向下游经销商压货,想不出其它的原因!现在这些酒只在渠道的手中,并不是喝掉了,对行业后面的增速并不利。

总之,新冠闹了3年,大家收入下降,不愿意消费了。短期确实可能报复性消费一下,但也只是吃喝玩乐,买点奢侈品,旅个游啥的!大宗消费的买房买车是有心无力的。所以春节后,一旦外资开始撤退,消费板块存在回调的风险。

港股有消费股已经爆雷了,有传言称周黑鸭2023年的业绩利润指引只有1.5亿-2亿元,导致股价重挫超过22%!A股绝味食品、煌上煌也出现了跳水,跌幅都在1%以上。

今天扛起领涨大旗的是周期股,煤炭板块大涨3.5%,陕西黑猫、郑州煤电涨停,潞安环能、兖矿能源涨超7%,6000亿市值的龙头中国神华大涨5%!

去年的“一哥”煤炭再受追捧,一是上面发声,春节期间要优先电煤供应,做好应急准备。二是煤炭板块这一波回撤了近20%;三是估值低+业绩好+分红高,在年报披露的关口,对大资金还是非常有吸引力的。

实际上,年报预增这个方向的炒作,已经如火如荼了。比如半导体方向东尼电子3连板,消费电子方向的实益达,康达新材也晋级三连板!此外,山外山,盛弘股份,广汇能源、艾玛科技等股价很给力,都是拜业绩所赐的。

刀锋想说,关于年报,提前交作业的都是好学生,即便业绩爆雷也不一定跌(比如康泰生物)。但越晚交作业,或者压轴交的,则基本上都是差生,容易天雷滚滚。从业绩预期看,汽车零部件,光伏的辅材,锂电池的锂矿,储能,医药CRO或中药,半导体的某些分支,这个方向容易有惊喜!

医药方向,今天比较强的是新冠药、诺泰生物20cm涨停,华海药业从-6%到冲击涨停,再到收盘涨3.76%,妥妥坐了一次过山车!消息面,辉瑞称目前和华海药业正积极推进Paxlovid本土化项目,以保障在中国市场的充足供应。

高位题材方面,很多游资已经放假了,剩下的只能抱团人气妖股!尤其是三个字的,兔宝宝、英飞拓、黑芝麻、众业达、全聚德、安奈儿等,这些品种被资金来回的炒作。

这就是A股,有时候不靠点玄学,你是挣不到钱的。比如兔宝宝,占了2023是“兔”年的利好,兔年就要炒兔股。虽然这个逻辑很扯,但是在大A,出现什么上涨逻辑都不是问题!

今天三胎概念盘中异动,金发拉比率先封板,皇氏集团、安奈儿跟随涨停,美吉姆、孩子王等也纷纷走强。刺激因素是多地出台生育补贴政策,比如:

济南:今年新出生的二孩三孩,每孩每月可领取600元补贴,直至孩子满3周岁为止。

深圳:一孩三年补贴7500,二孩三年补贴1.1万,三孩及以上三年补贴1.9万。

今年生育压力很大,后续其他城市肯定也会跟进“奖励”生娃。但这么豪横的深圳,算下来三年合计就3.75万元,平均每个月不到1000!其它城市估计也就300-600之间,为了这些补贴,你会特意去生孩子吗?

当然,有补贴总比光打嘴炮强,这已经是进步,每个月的纸尿裤不用愁了。但从国外的经验看,日本韩国补贴比我们多得多,欧洲很多国家补贴到孩子18岁,但效果扭转不了人口的下滑,这就是历史的趋势,谁也改变不了的!

刀锋有时候总会想,现在2亿股民,7亿基民...可能几十年后再回头看,这是一个多么庞大的投资群体,一笔多么宝贵的财富!但现实情况是,A股上一个牛市还是7年多前,这一代人等到花儿都快谢了。

最后,说下今早起来刷到一条新闻就觉得很生气,又有专家盯上老百姓的存款了。说“去年中国居民存款又增加了15万亿,如果拿出来1/3买房、装修等购买,中国经济不就能顺利恢复了吗”?

站着说话不腰疼啊,这15万亿看着不少,但却是贫富不均的,普通人不可能拿出5万亿去买房!富人不缺房,而且房住不炒,他们买那么多房抢着体验房产税的是吧?

房子是大宗消费,对经济疗效快,刺激是正常的,但不能本末倒置。疫情三年了,大家钱包都瘪了,当务之急是提高收入,多去就业。只要大家有钱了,日子舒坦了,消费自然有底气。到时候不用专家来劝,老百姓自己就去买房了!

刀锋认为,劝大家5万亿去买房,效果可能还不如去股市强。5万亿怎么也能让股市涨个10%-15%!市值能增加10万亿+,大家有了钱,更能刺激消费,你们说呢?


市场投研解读-刀老师

至少两会之前,上涨是主旋律,因为新班子在即,仍有乐观政策的预期!春节长假,外围无风险,建议持股过节!


市场投研解读-刀老师

沪指6连阳后,终于收了一根阴线,但跌的非常温和,基本上没什么杀伤力!反倒创业板相当牛,靠宁王3.7%的大阳线,一举突破半年线,走出了4连阳。

不过个股表现还是拉胯,总共1700只上涨,超3000只下跌,涨停39跌停7家,中位数-0.45%。赚钱效应一言难尽啊,最近想跑赢大盘真不容易!

离春节还有8个交易日,内资已经陆续撤退了,前天成交量8400亿,昨天8000亿,今天7400亿,每天600亿的速度缩量!但外资又突突突买了近60亿,最近四日净买入127亿、60亿、77亿,58亿,累计322亿,太疯狂了。

要知道,去年全年外资净买入A股只有900多亿,新一年前10天就买了350亿。刀锋预测,只要人民币的走势坚挺,外资一定会继续抄底中国核心资产,买到你怀疑人生。

原因昨天已经解读过了,国际资金都在押宝中美。现在中国资产占据上风,一是我们有放开利好,二是我们没有通胀压力,三是我们房地产、平台经济在释放利好。我们总体是复苏的,美国却滑向了衰退的边缘!

国际大行也纷纷看多中国,昨天高盛说A股今年还有15%的涨幅,而人民币还会升值到6.6左右。今天另一家国际大行,大摩也预计中国股市全球表现最佳,将MSCI中国指数2023年底目标位上调13%。

有意思的是,大摩一边唱多A股,另一边还在唱空美股。在他看来,在美国经济衰退的恐慌下,今年美股要下跌22%,创下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的最大年度跌幅!

外资投行唱多,资金真金白银进来,抄底核心资产!老外还是挺实在的。相比之下国内的机构一边看多,一边真金白银在跑路,还生怕自己跑得慢,说好的价值投资呢。

回到市场,今天热点主要集中在两个板块,一是芯片半导体;二是新能源汽车相关产业链!上午是科技渣男的天下,下午新能源汽车突然爆发,整车板块涨幅位居两市第一,北汽蓝谷涨停,长安汽车、江淮汽车、赛力斯涨超6%。

两大龙头宁王涨3.7%,迪王在巴菲特减持利空下,绝地反击涨1.22%。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突然崛起,原因是传了个小作文!具体就不说了,总之非常劲爆,如果是真的绝对是大利好。

不过,盘后乘联会崔东树“辟谣”,北京短期之内很难开放汽车限购政策,所以传言或为假消息,这打脸有点快啊。不过刀锋的看法,“放松汽车限购”是大势所趋,迟早的事情,大概率就在今年!原因很简单,新人新气象。

今年是恢复经济的关键之年,重中之重就是刺激消费;大额消费除了房地产,就是汽车了。新能源补贴已经取消,汽车消费如何刺激?给钱补贴财政有困难,那么放开北京等大城市购买,满足刚需,逻辑上没毛病啊!

当然,现在大A小作文满天飞,总张嘴就能来,是该整治一下了。如果靠着拉动指数,带动牛市,那也太虚了!但A股就是这样,小作文能让资金疯狂,说明人心思涨,资金就喜欢这种朦胧美,先干了再说。

说到利好,盘后新能源车确实也有,乘联会数据显示,12月新能源车零售销量达到64万辆,同比增长35.1%,环比增长6.5%!在车购税减半政策下,新能源车卖的这么火爆,这肯定超出预期的。

根据乘联会专家团队预测,2023年新能源车销量850万辆,渗透率将达到36%。相比一下,2022渗透率是是27.6%,较2021年提升12.6个百分点。虽然增速有所放缓,但确实也不用悲观!

昨晚,私募大佬董承非最新发声:新能源革命刚刚开始,该产业正从量变走向质变,并将挤压传统能源的市场份额。

另外有“巴菲特传人”之称的李录也大赞比亚迪,从“仰望”U8开始,新能源车在性能、安全上的技术边界将由比亚迪定义。比亚迪正在取代特斯拉成为全球新能源车技术领导者,祝贺!

不过,由于比亚迪被巴菲特减持压制,股价没太大起色!现在带头大哥是宁王,作为创业板第一权重股,最近相当给力,近4个交易日涨幅高达12.5%。

另一个领涨的板块半导体,其实也是靠小作文,传美国正与韩国、日本等讨论加强对中国半导体出口限制。但板块开盘猛涨3%,收盘只涨了1.78%,渣男就是渣男啊!

主要是成交量一般,很难撑起多个板块一起爆发。下午新能源车产业链起来,半导体就跌落了!这也是近期大A的尴尬,没有整体的大行情,只能采用轮动行情,你方唱罢我登场,看起来很热闹,但其实并不好把握。

虽然半导体在下行周期,但国内影响不大,自主可控,国产替代的空间还不小,这是我们必须打赢的仗!今年A股的炒作一定绕不开两个关键词,安全和科技。自主可控是重中之重,机会还是有的,只是可能需要磨蹭。

盘后央行出了12月社融数据:其中新增社融1.31万亿,预期1.6万亿,M2增速为11.8%,预估为12.3%;新增人民币1.4万亿,预期1.1万亿元。

跟11月相比,除了贷款规模增加其它都在下降,但比10月还是好很多。贷款规模起来了是好事,不管个人消费贷还是住房贷,或是企业贷,敢于加杠杆了,说明信心开始回归了!

对A股来说,这个消息偏中性,总体虽然不及预期,但也有亮点。总之社会面并不缺钱,大A流动性不是问题。关键是经济基本面,什么时候才能迎来拐点。

整个2022年,居民新增贷款数额为3.83万亿,同比下降52%,直接腰斩了。过去居民加杠杆借贷买房,现在有钱也不买了。而央行另一个数据显示,截至2022年10月,全民存款余额增加12.7万亿,创历史新高!其中净存款增加9.3万亿,相当于过去十年居民净存款增加的总额。

老百姓钱是有的,但不买房不消费,知道为啥要促销费,把房地产当做支柱产业了吧!上面也很着急啊。根据券商的预测,今年居民除了购房外,有8000亿资金用于投资(股票和基金),8000亿左右用于消费的增长。上万亿的增量资金,赶紧来股市吧,生死看淡,不服就干呗。

最近挺火的兔年A股推背图,刀锋觉得还是挺靠谱的,1、2、3月的“兔头”行情值得期待!逻辑大致是:1月是全面放开利好,2月春节后大干一场的预期,3月是两会的政策博弈。

但4月份开始,无论是疫情的反复,还是经济的爬坡,都不会一帆风顺!股市自然也要一波三折了。全年看,大盘应该在3000-3600之间,但一年很长,我们只争朝夕,目前行情还在向上趋势中,那就继续乐观一点吧。


市场投研解读-刀老师

这是北京市的政策,乘联会秘书长这个级别,应该够不到吧?刀锋认为小作文写的很有道理,也很有前瞻性,“放松汽车限购”是大势所趋,迟早的事情,大概率就在今年。原因很简单,新人新气象。

更何况,今年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就是刺激消费。大额消费除了房地产,就是汽车了。新能源补贴已经取消,汽车消费如何刺激?现在农村都快家家户户有车了,但更多优秀的年轻人生活在北京等大城市。买不起房子,还不让买车,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。

放开购买权后,可以采取限制使用权来缓解拥堵,也可以增加限号比例,直接收取拥堵费也行啊,办法总比困难多!无论如何,先让大家把钱花出去,让经济内循环尽快运转起来!刀锋计算过,若北京放开,一年内就能新增100万辆的新增需求,单价20万的话,就是2000亿的GDP,何乐而不为?